2024年03月19日
本报讯(特约记者 张欢欢 通讯员 秦 月)3月15日,现河采油厂技术管理部人员赵铭慧与地质研究所、工艺研究所、管理区等单位组成的精细注水项目组,以集中办公的形式,深入生产现场对接王岗采油管理区通61、王102区块产注失衡等问题,大大缩短了方案对接及流程审核时间。
现河采油厂成立勘探增储、精细注水、质量提升、资源统筹盘活创效等在内的25个项目组,实施项目化管理,实现地质工程的横向联通,机关基层的纵向贯通,解决问题的过程畅通,提升了运行效率。
“我们遵循系统化管理、一体化运行、制度化规范、流程化管控、目标化考核的‘五化’原则,从组织领导、工作目标、工作部署、工作流程、运行计划、指标体系、考核办法等方面落实。”现河采油厂厂长、党委副书记焦红岩介绍。
由厂领导、厂开发专家及地质研究所、工艺研究所、机关部室负责人组成的油藏动态分析帮扶指导项目组,帮扶基层剖析油藏开发经营核心问题,评价油藏经营状况,提出优化调整建议,做实地质工程一体化运行机制,为管理区油藏经营水平提升提供助力。目前,已摸排油水井工作量768口,实施各类工作量367井次,累计增油1.9万吨。
项目组找准重要环节,刻画关键流程,分别编制项目组运行实施方案,明确工作目标、强化指标考核,建立起制度完备、目标细化、考核精准、流程顺畅、保障到位的一体化运行机制。他们通过加强日运行、月总结和年考核,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,推动采油厂质量再进步,标准再提升,价值再创造,管理上水平。
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张倩倩近日在地质研究所上起了班,对门就是业务往来密切的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侯丽莉。技术人员集中办公,打破了原有的“条块分割、管理接力”模式,实现了换位思考、无缝衔接,有效提升了措施质量和效率。截至目前,针对无效、低效井集中单元,他们形成了一体化水驱油藏治理模式,部署新井10井次,老井措施70井次,预计自然递减率下降1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