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0月09日
特约记者 李超君 通讯员 肖传平
就在国庆节前夕,孤岛采油厂注聚技术服务中心决定:节后,11号配注站将撤离值班人员,成为该中心第三个实现无固定人员值守的配注站。
在注聚战线奋战多年,孤岛采油厂注聚技术服务中心注聚四站站长张强带领队员,把一个又一个注聚站和配注站打造成无固定人员值守的工作模式。其中的辛苦,他最懂。
最后一次在11号配注站值班,张强既高兴又有些不舍。10月1日,他早早来到11号配注站,和他一起同行的,还有值班人员赵光。
张强和赵光对照着改造运行方案和工作计划,逐条核实系统调试、人员培训、生产运行制度完善等工作的完成情况和推进程度。
“11号配注站的远程数据监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已调入9号配注站和指挥中心监控大厅,实现了班站与中心监控联动。”张强说,这让他们对实现无固定人员值守模式充满信心。值得一提的是,前期,像外输泵压力异常高压报警等多个生产异常处置难题,在他们的努力下也逐个成功解决,这让张强很有成就感。
接下来,张强和赵光一起对站内的设备运行、外输压力、熟化罐液位、子站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等情况进行巡查,核对药剂投加量,检查自动化报警阈值等参数的设定。确认各项生产设施运行平稳后,他们又赶往站外巡查。
“11号配注站及所辖3座子站都已投产20多年,设备设施运行周期长,单井管线老化,节假日期间更要加密巡检。”张强一边走,一边说。
10时15分,他们驱车前往3座注聚子站,对注聚泵运行状况、单井注入情况、注入压力等进行仔细检查,看到一切运行正常,二人心里踏实了不少。
11时35分,回到值班室,张强坐到电脑前,详细查看之前9号配注站成功实现无固定人员值守模式的运行方案。
“我们在9号配注站方案的基础上,进行组织运行模式的整体优化,打破原有以注聚站为单位的生产运行架构,实现大岗位、大生产运行模式,进一步释放人力、盘活资源,提升员工积极性,蹚出一条适合化学驱地面管理的新路子。”提及未来,张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。值完这套班,他将把更多精力放在继续探索智能化站库的管理上。